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郑宏纲

郑宏纲

【生卒】:约1727~1787

【介绍】:

清代喉科名医。字纪元,号梅涧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世医出身,其家从先祖起知医者,代不乏人。其父郑于丰(字绥年,号认斋)在外经商时,遇福建人黄明生,精于喉科,经几次携重礼恳求,始得其所传喉科秘本,并带回,令子侄研习,用之临证,常奏良效,自此其家以喉科医闻名。宏纲自幼得喉科秘传,专喉科有年,钻研理论,临证经验丰富,因见历代缺乏喉科系统专书,乃据家藏喉科秘本及经验心得,约于乾隆年间撰成《重楼玉钥》一书。其后由人辗转传抄,传至天津,于道光十八年(1838)由冯相棻等刻行。其书论述咽喉生理、病理、辨证、预后,治法包括针刺、手法、吹喉、外敷、含漱等数种,而以养阴清热为特点,其中所记证候,如白缠风(类似白喉)所用方剂,如养阴清肺汤等,多为后世医家所采用。其用针灸配合治疗喉科,亦为特点之一。子承瀚(一作翰,字若溪,号枢扶),孙钟寿(祝三)等继家学,世称“南园喉科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幽门不通

    指便秘之由于幽门不通者。症见噎噻气阻,大便不通。《脾胃论》卷下:“幽门不通,上冲,吸门不开,噎噻,气不得上下,治在幽门闭,大便难。”用通幽汤。参见大便秘结条。

  • 医学六要

    丛书名。19卷。明·张三锡纂。成书于1585年。作者认为医学要旨有六个方面,即诊法、经络、病机、药性、治法、运气。遂采辑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及历代医著有关内容分别予以汇编,内容

  • 角弓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角弓痧,心胸胀极,痧毒内攻,故头项向上,形如角弓反张,是脏腑已坏死症也。然反复试验,又得一治法,胸腹胀闷,自不必言,身难转侧,或手足拘挛,不能屈伸,有时踡缩,有

  • 膝眼毒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托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蓄热吐血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金匮翼·诸血统论》。指火热蕴盛或瘀热内蓄所致的吐血。由热蓄血中,迫血妄行。症见口鼻皆出,势如泉涌,膈上热,胸中满痛,脉洪大弦长,按之有力,精神不倦,或血是紫黑成块,或小腹满、小便不利,或喜

  • 外科传薪集

    书名。1卷。清末马培之撰。撰年不详。本书记述作者的外科临床备用方剂共200余首,不分类,说明也较简略。现有《珍本医书集成》本。

  • 真阴

    即肾阴。与真阳相对而言。肾为元真所在,藏先天之精,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基本的物质,故称。参见肾阴条。

  • 求嗣

    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九。即求子。详该条。

  • 狼牙草

    见《中草药通讯》(1):34,1972。为仙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道刺

    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远道刺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