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邪留三焦

邪留三焦

①指温病温邪痰湿,或湿热之邪滞留三焦气分叶天士外感温热篇》:“再论气病不传血分,而邪留三焦,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。彼则和解表里之半,此则分消上下之势。”邪留三焦,则气机受阻,水湿不得正常通调而滞留。证见寒热起伏,胸胁满闷,脘痞腹胀,苔腻等症。治宜分消走泄,用温胆汤三仁汤等。②内科杂病中泛指病邪困阻三焦,使三焦气化功能失调,出现以水液代谢障碍为主的病变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篇:“三焦病者,腹气满,少腹尤坚,不得小便,窘急,溢则水,留即为胀。”治宜宣通气机,化气行水,用五苓散宣清导浊汤之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脾约麻仁丸

    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六。即麻子仁丸,见该条。

  • 酸榴根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石榴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经行情志异常

    病名。亦名经行脏躁,经前精神异常。指每值行经前后或经期,出现烦躁易怒,悲伤啼哭,或喃喃自语,精神异常。多因心血不足,肝气郁结,痰火上扰所致。心血不足者多因素体阴虚,心失濡养,血不荣脑,神不守舍,症见悲

  • 卒上气

    见《肘后备急方》。指突然气喘发作。为卒喘的别称。《诸病源候论·卒上气候》:“肺主于气,若肺气虚实不调,或暴为风邪所乘,则腑脏不利,经络否(痞)涩,气不宣和则上气也。又因有所怒,则气卒逆上。”详卒喘条。

  • 清咽汤

    ①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二方。升麻、玄参、射干、连翘、栀子、黄芩、石膏、当归尾、麦门冬、生地黄、薄荷、大黄、金银花、甘草节。水煎服。治疹后热毒上冲,喉哑疼痛,饮水不止。②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荆芥穗

  • 肾热

    证候名。《素问·刺热论》:“肾热病者,先腰痛,痠,苦渴数饮,身热。”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肾热者,色黑而齿槁。”临床尚可见目无精光而畏明,两足热甚,脊骨重,热甚不能起于床,夜间益甚。治宜滋肾育阴,用六味地

  • 利金丸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六方。桔梗、贝母、陈皮、枳壳、茯苓、甘草、姜。为丸服。治燥痰,其色白,咯出如米粒,多喘促,寒热悲愁,脉涩者。

  • 重颚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卷五。指小儿上颚肿起如痈,舌难伸缩,口开难合,不能吮乳,甚至阻塞喉部,不能啼哭等。多因口中不洁或胎中受热,热蓄于胃,熏发于口腔所致。可用三棱针将其刺破,拭去汁液或恶血;再用淡盐汤

  • 心疳

    五疳之一。又名惊疳。是因小儿恣食肥甘,积滞生热,热传心经所致。症见患儿面红,眼白中有红丝,高热,有汗,时时惊烦,咬牙弄舌,口燥渴饮,口舌生疮,胸膈烦闷,睡喜伏卧,食欲不振,肌肉消瘦。热重者宜清心泻火,

  • 紫背天葵

    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即天葵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