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逆调论

猜你喜欢

  • 牛舌头菜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黑阳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温中止吐汤

    《医宗金鉴·幼科心法要诀》卷五十一方。白豆蔻(研)、茯苓、姜半夏、生姜。水煎,冲磨沉香汁服。治小儿乳,面色青白,粪青多沫,手足指冷。

  • 食瘥

    古病名。指食入易消之症,类似消中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有胃口热,食易消故瘥,《素问》谓之食瘥,亦类消中之状,俗名肚瘥。”参见消中、中消、心瘥条。

  • 虚斑

    病证名。亦称阴证发斑。多由房劳过度,内伤脾肾,外感风寒而致。《重订通俗伤寒论·伤寒兼证》:“若先由房劳太过,内伤肾阴,及凉遏太过,内伤脾阳,一减退或消失者。”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十四:“虚聋者肃肃作声。

  • 中国医学大成

    丛书名。曹炳章辑。刊于1936年。原计划收辑365种医著,后实际出版128种。辑录魏、晋至明、清历代重要医著及少数日本医家著作。分医经、药物、诊断、方剂、通治、外感、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、儿科、针灸、医案

  • 药性集要便读

    药物学著作。简称《药性集要》。3卷。清·岳昶撰于1843年。此书取材于《本草纲目》、《本草经疏》、《本草述》、《本经逢原》等书,载常用中药360种,以歌诀形式阐述各药气味、形式、归经,并附主治功用及发

  • 少火

    指正常的、具有生气的火,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阳气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少火生气。”

  • 黄病

    病名。指身体面目皆变黄的病证。即黄疸。《太平圣惠方·黄病论》:“黄病者,一身尽疼发热,面色洞黄,七八日后壮热,口里有血,当下之,如猪肝状,其人小腹满急。若其人眼睛涩疼,鼻骨痛,两膊及项强,腰背急,即是

  • 戊己

    古人用十干以纪日,戊己即戊日与己日。戊己属土,土分阴阳。戊为阳土,内应足阳明胃经,故胃经旺于戊日;己为阴土,内属足太阴脾经,故脾经旺于己日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脾主长夏,足太阴,阳明主治,其日戊己

  • 背阳关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腰阳关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