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辅骨

辅骨

辅助主干的骨骼。①指腓骨。《医宗金鉴》:“小腿骨……在后者名辅骨,其形细。”②指桡骨。《医宗金鉴》:“臂骨有正辅两骨,辅骨在上,短细偏外。”③指挟膝两侧之骨。包括股骨下端的内外上髁和胫骨上端的内外侧髁。在内侧者名内辅骨,在外侧者名外辅骨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辅骨上横骨下为楗……骸下为辅,辅上为腘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足太阴经别

    十二经别之一。原称足太阴之正。《灵枢·经别》:“足太阴之正,上至髀合于阳明,与别俱行,上结于咽,贯舌中。”从足太阴脾经分出,至大腿前面,与足阳明胃经的经别汇合而并行,向上结于咽部,贯舌中。

  • 苦瓜莲

    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。为王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循经性疼痛

    见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条。

  • 脏气清灵

    小儿生理特点之一。指小儿五脏气机轻清灵活,患病后若病邪能够及时除去,则易趋康复。《景岳全书·小儿则》:“其脏气清灵,随拨随应,但确得其本而摄取之,一药可愈。”

  • 下牙床

    下列齿的牙床。详牙床条。

  • 土肉桂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山肉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光风草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苜蓿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麻疹全书

    又名《麻证新书》、《麻证全书》。4卷。旧题元·滑寿撰,实系清人托名之作。此书内容大部分辑自《麻科活人全书》,前2卷论病候及证治,后2卷为治疗方剂。

  • 脾疳

    五疳之一。又名肥疳、食疳、奶疳。是疳疾中的最基本证候。由脾经蕴郁湿热所致。《古今医鉴》:“疳在脾,则面黄身热,腹胀肚大,好吃泥土,水谷不消,泄下酸臭,困睡,减食,消瘦。”有时吐泻,夹有蛔虫等。治以攻积

  • 木喜条达

    借用五行学说阐述树木生发的特性来比喻肝胆的生理特点。肝胆主疏泄升发,疏泄则能助脾胃消化吸收;升发则能使气机舒畅。故肝木喜畅达而不宜抑郁,肝郁则产生胁下痛、嗳气不舒等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