痰证之一。因痰迷心窍所致。《证治汇补·痰证》:“迷于心为心痛,惊悸,怔忡,恍惚,梦寐奇怪,妄言见祟,癫狂癎瘖,名曰惊痰。”亦指受惊而痰结胸腹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痰饮源流》:“惊痰,因惊痰结成块在胸腹,
指胃的阴阳五行属性及生理、病理特点。脾胃同属五行之土,但胃为腑属阳,主受纳,病理上易燥易实,故称“燥土”。《血证论》卷一:“胃实脾虚,则能食而不消化,主燥气,故病阳明,总系燥热。……胃土以燥纳物,脾土
病证名。①呕血的一种表现。《千金要方》卷十二:“内衄者,出血如鼻衄,但不从鼻孔出,是近从心肺间津液出,还流入胃中,或如豆羹汁,或如切,血凝停胃中,因即满闷便吐,或去数斗至于一石者是也。得之于劳倦、饮食
八会穴之一。《难经·四十五难》:“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。”所指为膻中穴。膻中位于两乳之间,内部为肺,肺主气,诸气皆属于肺,故名。凡属气的病变,皆可酌情取用。
①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四叶草之别名。②见《闽南民间草药》。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又称水俞五十七处。指治疗水病的五十七个主要穴位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肾俞五十七穴,积阴之所聚也,水所从出入也。尻上五行行五……伏兔上各二行行五……踝上各一行行六。”王冰注:即脊中、悬枢、命门、腰俞、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甜地丁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①因惊而引起的发丹。《活幼心书》:“婴儿生后,百日之内,半岁以上,忽然眼泡红晕微起,面带青黯色,日夜烦啼,或面如胭脂,此伏热在内,亦有面不红者。始因居胎之时,母受重惊,惊邪伤胎,递相传袭;降生
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本症“生于两睥之外,或流稠脓,或流臭水,胀痛则流出,不胀则略止。先与人参漏芦散,后用千金托里散加葱白。”(《张氏医通》卷八)。
气功功法。是一套十节动功,由庞鹤明所倡。此功式子单纯,难度不大,着重运动韧带小关节和平时不运动的关节;发动内气较快;神与形合,以形引气,形松意充。具有舒筋强身,增智益神的作用。其功法:①鹤首龙头气冲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