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补下治下制以急

补下治下制以急

用药法则。指补益或治疗下部病证的方药,原则上宜使用气味厚而效果快的急剂。如肾阳不足阳痿精滑之症,用附子肉桂等峻补肾阳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补下治下,制以急。急则气味厚,……适其至所,此之谓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脱色

    脸色泛白,如脱去颜色之状,可见于突然惊恐或晕针。《素问·刺禁》:“刺郄中大脉,令人仆,脱色。”

  • 王琦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文人兼医生。字载韩,号绎庵,又号琢崖,晚年自称胥山老人。长于诗文,兼通医学。在医学方面,辑有《医林指月》(丛书名。共收集十二种医书,刊于1767年,并校注《慎斋遗书》刊于1949年)。

  • 啜脓膏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雾水葛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栀连平胃散

    ①《症因脉治》卷二方。栀子、黄连、苍术、厚朴、陈皮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暑气呕吐;或脾热痿软,肌肉不仁,身重不能转侧,纵缓不能举动。若呕吐,呃逆而口渴者,加葛根、竹茹。②《症因脉治》卷一方。栀子、木瓜、秦

  • 霍恺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心田。山东禹城人。因病钻研医学,涉读古典医籍较多,主要宗朱震亨之说,为人治病,效果较好。

  • 酸浆水

    见《本经逢原》。即浆水,详该条。

  • 脾疽

    病名。①九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。由饮食过度,醉酒劳伤,脾胃瘀热所致。证见身面发黄,溺赤而少,心惴惴若恐。治宜秦王散及栝蒌等药。②《辨证奇闻》谓脾疸由寒湿因扰,脾阳不振所致。症见身黄如秋葵

  • 栗当

    出《食医心鉴》。即列当,详该条。

  • 手背

    手的背面。

  • 鼠胎

    见顾允若《妇科辑要》卷四:“有妊娠按月经来,而无伤胎元者,名曰盛胎,俗名鼠胎。”即激经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