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脱血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闷头花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黄芫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沉厥

    厥证之一。肾元不足,正气虚寒所致的昏厥。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:“肾脉……;微急为沉厥,奔豚。”参见厥证条。

  • 先补后攻

    指先补虚后攻邪的治法。用于需攻下而体虚不堪攻的病证。如肝硬化腹水,需逐水而体虚,可先用补益法培补正气,后用逐水药泻水。

  • 吴澄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鉴泉,号师朗。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。采集前人关于虚劳病的论述。编成《不居集》(1739年),是论述虚劳病较详备的专书。

  • 鼻通

    经外奇穴别名。见《常用新医疗法手册》。即上迎香。见该条。

  • 雷氏慎修堂医书三种

    丛书名。又名《医学三书》。刊于1887年。包括清代三种医著。即《时病论》、《医家四要》和《医法心得》。

  • 三叶佛甲草

    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垂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青凡木

    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黑面神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胡地莲

    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肺形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止泻穴

    即利尿穴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