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刺猥皮,详该条。
儿科著作。清·许佐廷撰。2卷,补编1卷。刊于1873年。本书前编1卷,为儿科诸病的证治歌赋;后编1卷,论儿科病的诊断及其辨证用药治法,共分胎毒、变蒸、惊风等32门;补编1卷,集录前二卷中所用的方剂。全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光慈菇之别名,详该条。
阴交、阳交两穴的合称。详见二陵条。
皮肤针疗法之一,因使用滚刺筒进行刺激故名。参见滚针筒条。
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即恶露不绝。详该条。
见神应经条。
病证名。见明·薛铠《保婴撮要》。又名舌舒。指患儿舌头不断地伸出口外,伸出较长而缩回较慢或久而不收者。与随露随收之弄舌,有所区别。舌乃心之苗,心经有热,引起舌头干涩而紧,故时时吐出,以图舒缓。临床上不仅
是粘的异体字,参见粘汗条。
书名。1册。张炳鑫、朱晟编。本书简要介绍了中药炮炙加工的基本知识和266种中药炮炙工艺。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