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清·罗思举《简易草药》。为八角枫之须根,详八角枫条。
病证名。指阳气不足,无力升举所致的头痛。《景岳全书·杂病谟》:“阳虚头痛,即气虚之属也。亦久病者有之,其证必戚戚悠悠,或羞明,或畏寒,或倦怠,或食饮不甘,脉必微细,头必沉沉,遇阴则痛,逢寒亦痛。”参见
证名。见《金匮翼·呕吐统论》。又称胃火呕吐、热呕。详热呕、胃火呕吐条。
医史著作。1卷。日本·今村亮撰于1862年。主要介绍各种医学发明的起源历史。当时正是西洋医学传入日本的盛行时代,作者为了尊崇和提倡汉医而编写此书。书中特别提出西医的某些先进方法是导源于中国古代医学,其
病证名。出《婴童百问》。即聤耳,脓耳,缠耳,底耳和囊耳。均由风水入耳,内有积热上壅而成。若不早治,久则成聋。详各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栗毛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绒毛鸭脚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汇刊经验方条。
病证名。《温热类编》卷三:“阳暑,即动暑。”详阳暑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世隆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