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胃病

胃病

六腑病候之一。胃主受纳,腐熟水谷。胃与脾相为表里,共司升清降浊。胃病有寒热虚实之分。多由客寒积热、饮食不节、或胃气虚弱所致。临床表现,以呕逆飧泄、痞满疼痛、胀嘈杂为主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胃病者,腹膜胀,胃脘当心而痛,上肢两胁,膈咽不通,饮食不下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胃病候》:“气盛为有余,则病腹膜胀气满,是为胃气之实也,则宜泻之。胃气不足,则饥而不受水谷,飧泄呕逆,是为胃气虚也,则宜补之。”《中藏经》卷上:“实则中胀便难,肢节疼痛,不下食,呕吐不已。虚则肠鸣胀满,引水滑泄。寒则腹中痛不能食冷物。热则面赤如醉人,四肢不收持,不得安卧,语狂目乱,便硬者是也。病甚则腹胁胀满,吐逆不入食,当心痛,上下不通,恶闻食臭,嫌人语,振寒喜伸欠。胃中热则唇黑,热甚则登高而歌,弃衣而走,颠狂不定,汗出额上,鼽衄不止。虚极则四肢肿满,胸中短气,谷不化,中消也。胃中风,则溏泄不已。胃不足,则多饥不消食。”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:“胃虚则生寒,寒则若(苦)饥,心腹恒痛,两胁虚胀咽喉不利,食饮不下,面目浮肿,淅淅恶风,目中急,足胫寒,不得安卧,则是胃虚冷之候也。”“胃实则热,热则恒渴引水,头痛如疟唇口皆干,喜哕,或生乳痈,及缺盆腋下肿,腹胀,身热心悬,消谷善饥,溺色黄者,则是胃实热之候也。”《本草经疏》:“胃实之证。谵语发狂发斑,弃衣而走,登高而歌,属胃家邪热实。口臭,数欲饮食,属胃火。嘈杂,属胃火。口淡,属胃热。呕吐属胃火者,必面赤小便短赤,或涩,大便多燥,口苦或干渴。吞酸,属胃火。”“胃虚七证。胃弱不纳食,及不思饮食。胃虚呕吐,宜分寒热。霍乱转筋,属胃虚,猝中邪恶气毒气,兼有停滞所致。绞肠痧,属胃气虚,猝中天地邪恶秽污之气,郁于胸腹。中恶腹中痛,属胃气虚,恶气客之所致。反胃,属胃气虚。中酒,属胃弱。”根据辨证,治疗可分别采取温胃散寒、清胃泄火、益气建中、消导化滞等法。参见胃病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黑滑红边舌

    舌边红而中有黑滑苔。为伤寒失汗,表热里寒而夹冷食结滞于胃,宜温中通下;夏月中暍见此舌者,人参白虎汤主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尚药局书吏

    唐代医官职称。共设4名,官阶从六品上。

  • 崔禹锡

    【介绍】:隋代医家。撰《崔氏食经》4卷。《医心方》、《证类本草》等多引用。

  • 冷嗽

    五嗽之一。指感寒饮冷所致的咳嗽。《外台秘要》卷九:“冷嗽者,年衰力弱,体气虚微,如复寝食伤冷,故成冷嗽。”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五:“形寒饮冷,内外合邪,因而客之,则为肺咳。盖肺主气,外合皮毛,其经环循胃

  • 酒食衄

    病名。又名伤酒鼻衄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九:“饮酒过多,及啖炙煿五辛热食,动于血,血随气溢,发为鼻衄,名酒食衄。”宜泻热止血,用泻心汤加葛花、枳椇子内服,并以细棉蘸药塞鼻止血。参见鼻衄条。

  • 寒草

    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蓝花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三石散

    经验方。见《中医外科学讲义》(上海中医学院)。制炉甘石、熟石膏、赤石脂各三两。为细末,麻油或凡士林调搽患处。功能收涩生肌。治皮肤病,滋水浸淫,日久不止;烫伤腐肉已化,新肌不生者。

  • 针灸疗法

    针刺、艾灸两种治疗方法的总称。简称针灸。针刺疗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具,刺激人体穴位,运用操作手法,藉以疏通经络,调和气血。艾灸疗法是以艾绒搓成艾团或艾条,点燃后温灼穴位皮表,达到温通经脉、扶阳散寒的目的

  • 中西医学入门

    见汇通医经精义条。

  • 赤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即额疽发生在左右额角者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