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胁痛

胁痛

证名。指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。出《素问·缪刺论》。《赤水玄珠》卷四:“胁痛有风寒,有食积,有痰饮,有死血,有虚,有气郁,有火,当分条类析,明别左右施治。”《济生方·胁痛》:“多因疲极嗔怒,悲哀烦恼,谋虑惊忧,致伤肝脏。既伤,积气攻注,攻于左,则左胁痛,攻于右,则右胁痛,移逆两胁,则两胁俱痛。”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,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。然而心、肺、脾、胃、肾与膀胱亦皆有胁痛之病。……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。凡寒邪在少阳经,乃病为胁痛耳聋而呕,然必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。如无表证,悉属内伤。但内伤胁痛者,十居八九,外感胁痛则间有之耳。”《医宗必读·心腹诸痛》中以胁痛左痛多留血,右痛多痰气。肾亏气虚亦可致胁痛。《医碥·胁肋痛》:“房劳伤肾,气虚血滞,胸胁多有隐隐作痛。”又如暑热湿热肝阴虚肝血虚及肝肾不足,均可导致胁痛。详各有关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发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即衡疽①。见该条。

  • 绿风变花

    病名。见清·佚名《眼科统秘》。即绿风内障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夹热痛

    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挟热腹痛,详该条。

  • 李密

    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医家。字希邕。平棘(今河北赵县)人。精习经方,治病时擅长针药并用。撰有《药录》2卷,已佚。

  • 燥气

    ①五运六气的六气之一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阳明之上,燥气主之。”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岁金太过,燥气流行。”参五运六气条。②六淫之一。参见燥条。

  • 虚热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病热候》。①指阴阳气血虚亏引起的发热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凡虚热皆因精神外驰,嗜欲无厌,阴气耗散,阳无所附,遂致浮散肌表而发热,实非有热也。”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卷一:“若夫饮食

  • 温六丸

    见《医学正传》卷二。即温清丸,见该条。

  • 舌蹇(jiǎn 剪)

    证名。又名舌涩。系指舌体转动不灵语言蹇涩之谓。多因脾胃积热,津液灼伤所致。症见舌体卷缩,转动不灵,言语不清。治宜清热生津,治宜导赤散加减。或升麻葛根汤加薄荷、黄芩、枯梗等。若因中风、暑痉之痰阻心窍者,

  • 饮癖

    病名。指水饮停聚胁下日久所致的癖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癖病诸候》:“饮癖者,由饮水过多,在于胁下不散,又遇冷气相触而痛,即呼为饮癖也。其状胁下弦急,时有水声。”《类证治裁·痰饮》:“饮癖,呕酸,杂,心悬如

  • 坐臀生

    亦名坐生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十:“儿臀先露,谓之坐臀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