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聤耳

聤耳

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劳伤血气,热乘虚而入于其经,邪随血气至耳,热气聚,则生脓汁,故谓之聤耳。”①泛指耳窍中流脓者。②仅指耳中出脓带黄色者。此外,又把其脓带白色者名缠耳;脓带青色者名震耳;脓带红色者名风耳;脓带黑色者名耳疳暴病多属实症,久病多属虚症。实症多由肝、胆、三焦湿热火毒熏蒸所致;虚症多由肾经虚损所致。因风热致者,耳中多流黄脓。治宜疏风清热。用银翘散加减。因湿热上蒸致者,其脓色带黄,气味臭秽。治宜清热除湿。用黄连温胆汤加减。因肝胆湿火熏蒸致者,脓色亦黄,耳中肿痛;口苦心烦。治宜清泻肝火。用龙胆泻肝汤加减。因肝经血热致者,脓色青黄或红黄,耳中腐臭,治宜清热凉血。用犀角地黄汤加减。因肾阴亏损,虚火上炎致者,耳中流脓,经年不愈,可伴有头晕耳鸣,听力下降,舌质红,脉细数。治宜滋阴降火。用知柏地黄汤加减。外治宜提脓拔毒。方药:①熊胆加开水溶化滴耳,一日3~5次。②胆矾散:用苦胆(熊、羊、猪之胆等均可)一枚加枯矾,干后为末,用时以少许吹入耳中。③蝉衣15克、麝香0.15克研末,以少许掺入耳中。④血余炭冰片等分为末,以少许掺入耳中。⑤苍耳子虫适量,泡麻油中,以油滴耳中。本病包括今之急、慢性中耳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伤食发丹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小儿伤食而发的丹毒。因其脾胃之气未充,乳食过度,不能运化,蕴积化热,达于肌表,复感风热邪毒,故成此症。症见发热口渴,烦躁多啼,身多红晕,皮肤灼热,不思饮食;食积甚者,可见

  • 二十八宿

   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全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。二十八宿是:东方的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七宿;南方的井、鬼、柳、星、张、翼轸七宿;西方的奎、娄、胃、昴、毕、觜、参七宿;北方的斗、牛、女、虚、危

  • 痿疮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下:“痿疮初起形如粟豆,色红,大如梅李,血不出,脓不生,痛不止,久则延及遍身。由火毒而成,宜参疔疮治法。”

  • 野鸡子豆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望江南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医书大全

    见名方类证医书大全条。

  • 伤寒尚论辨似

    书名。清·高学山撰。作者认为喻嘉言《尚论篇》各条文中,多有似是而非、未尽恰当之处,遂反复详辨,并以“辨似”为书名。全书辨注颇详。高氏认为“伤寒诊法,惟以形、症、声、色,合之浮、大、数、动、滑、沉、涩、

  • 咽门

    解剖部位名。见《灵枢·肠胃》:“咽门重十两,广一寸半,至胃长一尺六寸。”俗称喉头。指在口腔之内,为饮食水谷之门,其下部与食道相连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六对咽门作了进一步的阐述:“咽门者,肝胆之候。若藏热

  • 豹掌势

    练功方法之一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五指微屈,掌心朝前,用力迅速抽出,旋即掌心向上,迅速收回。

  • 乳食作痛啼

    病证名。指小儿因乳食所伤而致腹痛啼哭。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六十一:“因儿饮乳,乳壅不散,伤动脾胃,脾胃气弱,不能消化,滞乳停留,与正气交击,故成阵作痛而啼也。”治宜消乳导滞。用保和丸加木香、厚朴。或以熟艾

  • 雷继晖

    【介绍】:南宋人。撰有《神圣集》3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