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耳痒

耳痒

病证名。见《医贯》。本病多由肝风扰动,肾虚火炎所致。症见耳中作痒,甚则奇痒难忍。治宜固肾清肝,祛风止痒。内服救痒丹(川乌大黄天麻栀子灵仙根、蔓荆子茯苓、益智、茯神仙灵脾白芷各15克,醋煅京墨、麝香各3克,蜜丸如芡实大,每服0.15克,一日二次)。外以蜀椒12克,泡芝麻油30毫升,少许滴耳;或以胡桃油煨热适度滴耳中。此外尚可以川乌鲜者,削如枣核大,尾部穿一线,乘湿塞耳中,将线头留于耳外,以便取出,日换数之。本病似外耳道真菌病或外耳道湿疹之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阴器

    外生殖器。为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,其功能和发育情况又与肾气盛衰有关。故阴器病症,常从肝肾论治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。”

  • 面瘦

    指面部肌肉消瘦。多因体虚久病,气血耗损所致。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血气皆少,则面瘦恶色。”

  • 香柴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岗松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肠痈

    病名。出《素问·厥论》。即肠内生痈并腹部疼痛的病症。多因饮食失节,暴怒忧思,跌扑奔走而致胃肠运化失职,湿热内壅所致。《金匮要略》:“肠痈者,少腹肿痞,按之即痛,如淋,小便自调,时时发热,自汗出,复恶寒

  • ①(huá)。①鲜美。《素问·异法方宜论》:“其民华食而脂肥。”②光华、光彩。《素问·解精微论》:“华色者,其荣也。”《临证指南医案》:“面色唇爪,已无华色。”②音花(huā)。①古通花。《本草纲目》

  • 温热痉

    病证名。小儿痉病之一。小儿感受温热病邪,侵袭经络,壮热,发痉者。治宜辛凉镇痉。用白虎汤加全蝎,蜈蚣之类。参见风温痉条。

  • 扁鹊内经

    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9卷,已佚。

  • 通经

    是治疗闭经,使之通畅的方法。治疗经闭先排除怀孕期、哺乳期或绝经期的生理性经闭,再分别虚实。常用通经治法为:①气血两虚证。表现为经闭、头昏眼花、耳鸣心悸、气短疲乏、舌淡无苔、脉沉细,用当归、白芍、川芎、

  • 热挛

    挛证之一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详挛条。

  • 针感

    针刺感应的简称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