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行或前或后
见陈稚泉《妇科心得》。即经行先后无定期。详该条。
见陈稚泉《妇科心得》。即经行先后无定期。详该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赤胫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三。即肛门。
书名。2卷。明·童养学注。刊于十七世纪中期(崇祯年间)。本书上卷为诊法部分,又名《新刻增补王叔和脉诀图注定本》,内有佚名氏《增诊家指掌》及王叔和《脉诀》(包括《脉赋》等内容)。其中收载了诊脉、脉象、望
颏的俗称。详颏条。
病名。多由心经火毒上冲致上腭肿起,色红疼痛;或有白膜,饮食吞咽有碍;或身发寒热。《喉舌备要》:“此症发于上腭红肿者多起白膜,黄膜者少,有核用针,无核不刺。”治宜泻火、解毒,清热消肿。可选用玄参、连翘、
证名。指瞳神散大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瞳人之大小随黄仁之展缩,黄仁展则瞳人小,黄仁缩则瞳人大,……肝受风而不展辘轳,则瞳人环圆也,随肝轮而缩,觉见瞳人大不收,号曰辘轳展开症。”治宜祛风涤痰,用僻巽绽子加减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马蔺子,详该条。
痧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身重痧,痧症初发,势虽凶暴,未必身重,若饮热汤热酒,痧毒即阻塞经络血肉之间,遍身重痛,不能转侧,或呕吐腹胀,脉伏。放痧之后,治先消瘀解毒。宜三十五号家人方。如痧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有头疽生于肺俞及肝俞。证治同发背。
病证名。《幼科要略》:“稚年夏月食瓜果,水寒之湿,着于脾胃,令人泄泻,其寒湿积聚,未能遽化热气,必用辛温香窜之气。”可用平胃散、胃苓汤、七香饼之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