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红花草疮

红花草疮

病名。见《中医外科学讲义》(上海中医学院编)。红花草又名紫云英。因禀性不耐,过食红花草(江南农村食用蔬菜之一。致病量多在1~2斤),致胃肠运化失调,湿热内生,兼感风热和日光照射,郁于肌肤而成。好发于颜面和手背,重者可累及颈部和四肢,往往对称。疮起突然焮红肿胀,甚则有瘀斑、水泡、或糜烂、溃疡、坏死等。伴有疼痛、麻木、绷紧、烧灼、瘙痒等感觉。治宜清热凉血,消风解毒。内服普济消毒饮。外用蒲公英30克煎汤俟冷湿敷;外搽三黄洗剂;破溃者涂青黛膏。即植物日光性皮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方蓼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肝脾不调

    指肝脾两脏功能失调,生理上,肝气疏泄条达,有助于脾气升发健运。若肝气郁结,失其疏泄之职,影响脾胃正常健运,可致肝郁脾虚;若肝气亢盛,则可横逆而侵犯脾土,称为肝木乘脾土,脾与胃相表里,一脏一腑,因而引致

  • 虚冷上气喘

    病证名。指气虚肺寒或肾阳虚衰,阴火上逆所致的气喘。属肺气虚寒者,喘逆常兼咳嗽,音低,乏力,自汗,怯冷等症。《张氏医通·喘》:“虚冷上气,劳嗽喘乏。”治宜益气温肺散寒,如参苏温肺汤、保元汤、人参定喘汤等

  • 金鸡落地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千金拔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亡血家

    指素有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的人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亡血家,不可发汗,发汗则寒慄而振。”

  • 肺主声

    见《难经·四十难》。声音由肺气鼓动声带而发。肺气足则声音洪亮;肺气虚则声音低弱。风寒外感,肺气壅塞,声音嘶哑,称为“金实不鸣”;内伤肺痨,肺气大伤,声音嘶哑,称为“金破不鸣”,说明肺气与声音的密切关系

  • 李真人一十六字妙诀

    即十六字气诀。详该条。

  • 心疟

    病证名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心疟者,令人烦心甚,欲得清水,反寒多,不甚热。”《中藏经》:“心疟先烦而后渴,翕翕然发热也,其脉浮紧而大者是也。”后世多指疟疾出现逆传心包者,如《温病条辨》:“热多昏狂,谵

  • 拳头,屈指向内而紧握的手。

  • 方古庵

    【介绍】:见方广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