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紫珠之别名。②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墨旱莲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病名。清·周登庸《续广达生编》卷三:“问蟠肠生是何缘故,是用力过度耳,产母平日气虚,临产用力努挣,浑身气血下注,以致肠随儿下。一次如此,下次又复如此,若能等到瓜熟蒂落,焉有此怪异。”即盘肠生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程从美条。
临床上四种严重脉证。即:形气相失、色夭不泽、脉实以坚、脉逆四时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形气相失,谓之难治。色夭不泽,谓之难已。脉实以坚,谓之益甚。脉逆四时,为不可治。必察四难,而明告之。”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上海县人。年轻时开始为疡医,尤其善于治疗痈疽,认为痈疽中间溃烂,四周积有腐溃物时,非吸之不能尽。故治此种病时,招募人先用苦酒漱口后,去吮痈疽。对贫穷病者,则亲自吮吸。
病证名。指因跌扑而致的伤筋、损骨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四十五:“或因乘车马,或登陟危险,误多倒扑,轻则蹉跌,筋脉蹴损,不能伸屈,甚者乃至踒折筋骨,治宜速以养血脉续筋骨之剂服之。”参见跌打损伤条。
即头顶部。
①病证名。指伤寒太阳病而见头痛者。《兰室秘藏·头痛》:“故太阳头痛,恶风,脉浮紧。川芎、羌活、独活、麻黄之类为主。”②证名。头痛而在太阳经脉循行部位者。《冷庐医话·头痛》:“头痛属太阳者,自脑后上至巅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铁树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发作性皮肤丘疹疾患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。因肌腠虚疏,风尘入于肌肤所致。状如风疹、瘙痒、搔之头破而成疮,时好时发。治宜疏风止痒。内服局方消风散或荆防败毒散。注意皮肤清洁,以防再发。类似丘疹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