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素问玄机气宜保命集·泻论》。即水泻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泄泻源流》:“水泄,肠鸣如雷,一泄如注,皆是水。”详水泻条。
病证名。指中邪毒秽恶之气所致的心痛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七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四十三:“夫中恶心痛者,由人脏腑气虚,精神衰弱,为毒邪鬼气之所中也。……邪毒之气,入于脏腑,攻击于心络,故令心腹刺痛也。”《圣济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又名岭南杜鹃。为杜鹃花科植物广东紫花杜鹃Rhododendron mariae Hance的花、叶、嫩枝或根皮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南等地。苦,平。镇咳,祛痰,平喘,消肿。①治
病证名。见《医学正传·眩运》。因风痰上壅,闭塞清阳所致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头痛源流》:“风痰闭壅眩晕,必胸膈痞塞,项急,肩背拘倦,神昏多睡,或心忪烦闷而发。”治宜祛风化痰。用半夏白术天麻汤、天麻丸、白附
病名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眩晕证治》。又称眩运、头旋眼花。眩,视物黑暗不明或感觉昏乱;晕,感觉自身与周围景物旋转。《医碥·眩晕》:“眩,惑乱也,从目从玄。玄,黑暗也,谓眼见黑暗也,虚人久蹲陡起,眼多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枇杷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708~769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字之巽。曾与崔沔同学医于兰陵萧亮,尽得其传。
出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谨察间甚,以意调之。”间,缓也;甚,急重。间甚指病势缓急。
解剖名。出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眼帘、虹彩。即今之虹膜,位于黑睛后内。其色因人种而异,我国多为黑褐色。黄仁中央有约2.5~4毫米大小之圆形洞孔,名瞳神。黄二居风轮之里层,内应于肝,肝胆相表里,故病变常与肝
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胃气实热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