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。见《奇效良方》。即风池直上发际处。左为日角,右为月角。参见太阳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》卷四。即目眶岁久赤烂。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引倪涵初方。又名加减第二方。黄连(酒炒六分,生用四分)、黄芩(酒炒六分,生用四分)、白芍药(酒炒六分,生用四分)、山楂各一钱,桃仁六分,当归、甘草(炙三分,生用二分)各五
民族药学专著。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编著。全书预计载药1200多种。已出版者为第一、二卷,共载药255种,包括动、植、矿物药。图文并茂。每种药记载其民族药名(附本民族文字名)、民族用药部分、药材检
见清·王子固《眼科百问》。词中“每月”似应为“某月”。指目病有每年至某个季节复发的规律者。古人认为与六气主岁有关。
【介绍】:见汪光爵条。
①背部两肩胛骨部位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小肠手太阳之脉,……出肩解,绕肩胛,交肩上。”②指肩胛骨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……附于脊背,成片如翅者,名肩胛,亦名肩髆,俗名锨板子骨。”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多因跌打或扭压所致。局部肿胀、疼痛,压之痛剧,活动受限,甚则足内翻或外翻畸形。治宜麻醉下手法复位,夹缚固定。服复元活血汤、七厘散,肿痛减轻后改服正骨紫金丹或接骨丸,后期服健步
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即内蒸。又为二十三蒸之一。详五蒸、二十三蒸条。
①亦作子门,即子宫口。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》:“妇人之病……胞门寒伤,经络凝坚。”②经穴别名。所指有二:①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气穴,见该条。②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水道穴。见胞门、子户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