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石水

石水

病名。出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等篇。①水肿病之一。多因下焦阳虚,不能司其开阖,聚水不化所致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肝肾虚肿之症,腹冷足冷,小水不利,或小腹肿,腰间痛,渐至肿及遍身,面色黑黄,此肝肾经真阳虚,即内经石水症也。”参肝肾虚肿、水肿条。②指单腹胀。《医门法律·胀病论》:“凡有癥瘕积块痞块,即是胀病之根,日积月累,腹大如箕,腹大如瓮,是名单腹胀,不似水气散于皮肤面目四肢也。仲景所谓石水者,正指此也。”参鼓胀条。③指疝瘕类病证。《诸病源候论·水肿病诸候》:“小腹肿大,如石,故云石水,其候引胁下胀痛而不喘是也。”“石水者,先从四支小腹肿独大,其根在膀胱。”又《医门法律·水肿论》:“石水,其脉自沉,外证腹满不喘……以其水积胞中,坚满如石,不上大腹,适在厥阴所部,即少腹疝瘕之类也。”参见疝瘕有关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今医统

    见古今医统大全条。

  • 病食

    病名。见《坤元是宝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
  • 崩沙

    病名。系指患牙疳而上下唇破,鼻穿并牙齿落者。《幼幼集成》卷4:“牙疳者,初作臭气,次则齿牙黑,甚则龈肉烂而出血,名为宣露,此由肾热。其气直奔上焦,故以走马为喻,宜速治之;若上下唇破鼻穿齿落者,名曰崩沙

  • 搔法

    推拿手法。出《礼记·内则》。用手指轻轻地抓抚治疗部位。

  • 泻火

    属清法范畴。火乃热之甚,故泻火方药较单纯清热的峻猛。火性炎上,因此泻火应兼具下降或泻下的作用。但火证有虚实之分,实火宜泻热,虚火宜补水。故泻火是针对实热火证的治法,常以清热与泻下药组合,既清其热,又起

  • 火癞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。由毒邪入心经所致。初起皮肤上出现如火灼之疮,大小不一,色赤,日久眉睫脱落,甚则肢节断裂。相当于晚期瘤型麻风。

  • 医书纂要

    见丹溪先生医书纂要条。

  • 黑牛膝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紫金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

    书名。宋·许叔微撰。卷数不详。据许氏《伤寒发微论》中记载:“余尝撰《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》,故知治伤寒当以仲景脉法为本。”《伤寒百证歌》也有类似记载。已佚。

  • 黄维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圣济经解义》10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