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瞳神不正

瞳神不正

证名。即瞳神欹侧。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托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又名膝眼毒。生于足少阳胆经阳关、阳陵泉二穴处。证见焮肿作痛,溃脓较迟。脓液黄白者为顺;若不痛或流鲜血,或疮头渐多者为逆。治同外痈。

  • 藕包

    病名。出《病科选粹》卷四。即臑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不胜毒者以薄药

    治法术语。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指用药应因人制宜,对身体虚弱,不能胜任攻邪药物者,就给予气味薄而和缓的药治疗。

  • 虚涎

    六涎之一。由虚热上蒸,其涎并上。其症“初发作时,先觉清涎满口,渐闻心前有一物,上触咽喉中急促,闷倒不觉”(《史载之方》)。治宜灸气海,补暖脾胃。

  • 正骨八法

    骨折、脱臼及软组织损伤的八种整复治疗手法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七。即摸法、接法、端法、提法、按法、摩法、推法、拿法。详各该条。

  • 艾斗

    针灸器具。其上部为金属丝绕制的弹簧斗,下部为石棉制成的衬垫,两旁有丝带以供固定之用。可用于温灸或间接灸。

  • 海金沙藤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即海金沙草,详该条。

  • 足厥阴

    十二经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足厥阴肝经,见该条。

  • 黄筋

    推拿穴位名。①即赤淡黄筋。见《保赤推拿法》。②即赤筋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小儿浮肿

    病证名,又名小儿肿病。是指体内水液潴留,泛溢皮肤,引起头面目窠、四肢腹部以及全身浮肿的病证。《儒门事亲》:“小儿通身浮肿,是水气肿也。”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肾炎,肾病综合症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小儿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