皱面草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山藿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山藿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外感眩晕》。因感受风寒外邪所致的头晕目眩。有风邪眩晕与寒邪眩晕之分。风邪眩晕,症见头痛额痛,骨节烦痛,身热多汗,上气喘逆,躁扰时晕。治以祛风为主。用羌活防风汤等方。寒邪眩晕,症见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即水黄连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朱肱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指有头疽生于肩部或背部或胸侧,疮形多头状似蜂窝者。证治见有头疽。
【介绍】:见张从正条。
《脾胃论》卷中方。防风二钱,苍术(泔浸,去皮)四两,白术、茯苓、白芍药各一钱。为粗末,水煎,空腹食前服。治肠澼下血,大便闭塞,或里急后重,或少有脓,或少有血者。
见伤寒论注条。
即八髎。详该条。
舌淡灰色,中间有滑苔数点,黑如墨汁。为邪热传里,内挟宿食,宜表里双解,可用大柴胡汤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病名。①牙病。《太平圣惠方》第三十四卷:“夫风疳者,由脏腑壅滞,久积风热,脾肺不利,心胸痰饮,邪毒之气,冲注上焦,熏蒸牙齿。则令齿龈浮肿,动摇脱落,损烂,脓血俱出,虫蚀齿根,口内常臭,面色青黄,唇颊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