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指胃气虚弱而致自汗之证。《张氏医通·杂门》:“胃虚水谷气脱散者,汗自出,必气虚少食。”治宜补气运脾丸。参见自汗条。
病证名。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:“胎前暑泻,以胃苓汤加香薷、扁豆、煎好冷服。”即妊娠暑泻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张倬条。
针具名。指铜质所制的针具。估计我国在青铜器时代已开始应用。
病证名。即萎黄。见《金匮要略·黄疸病脉证并治》。指身黄而色不润泽,但两目并不发黄的病症。详萎黄、黄胖、脱力黄条。
病名,见清·叶其蓁《妇科切要》。即捧心生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。多因体质肥胖,脾虚气衰,水谷精微不能运化为血,反化为水湿痰涎所致。症见身体益胖,月经逐渐量少,色淡质稀,或夹带下等。治宜健脾除湿。方用二陈汤加当归、川芎。
即藏医挂图。公元1704年在德西·桑吉嘉措主持下,根据《四部医典蓝琉璃》的内容及编排顺序,并参考《月王药诊》等有关藏医著作绘制的一套图文并茂的著作。全套曼汤共80幅,最后一幅是由近代“门孜康”主持人钦
出《周礼》。指水、浆(酸味的饮料,亦指清酒)、醴(甜酒)、(淡酒)、医(酒酿)、酏(薄粥)。
十二经脉和任脉、督脉的合称。《十四经发挥》:“十二经所列次第,并以流注之序为之先后,附以任督二奇者,以其有专穴也,总之为十四经云。”任、督两脉,不仅各自有直接联属的穴位(其它六奇经的穴位都依附于十二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