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白疕(bǐ 比)

白疕(bǐ 比)

病名。为一种慢性落屑性皮肤病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。又名蛇虱、疕风、松皮癣。因风寒或风热郁于肌肤,营卫失调;或营血不足,运行不畅,瘀于肌表,致使肌肤失养而成此病。多发于四肢伸侧,次为头皮及躯干,常对称发生。初起皮肤上出现边缘明显,大小不等的红色丘疹,形如疹疥,逐渐扩大成片,上覆多层银白色皮屑。刮去表面皮屑则现红光皮面,再刮即可见筛状如露水珠样出血点。呈不同程度瘙痒。病程长,易反复发作。治疗:初起宜清热解毒祛风润燥,内服搜风顺气丸防风通圣散血热者服犀角地黄汤凉血地黄汤。日久宜养血润燥,活血祛瘀,服养血润肤汤或血府逐瘀汤。外用牛皮癣药膏搽患处,亦可用苦参汤药浴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六阳脉

    ①指手足三阳经脉(《灵枢·经脉》)。②正常脉象之一。两手寸关尺脉象一向比较洪大,但无病态。

  • 号虫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“虫形如蟹,为筋肉所化,走于皮中作声如儿啼。用雷丸、雄黄等分末,掺猪肉上,炙肉食之。”供参。

  • 伏案位

    针灸体位。详坐位条。

  • 左秦艽

    见《张聿青医案》。为秦艽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喉底

    即咽后壁。

  • 益火之源,以消阴翳

    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王冰注语。后人简称为益火消阴或扶阳退阴。是治求其属的治法,即用扶阳益火之法,以消退阴盛。肾主命门,为先天真火所藏,肾阳虚(命门火衰)则出现阳微阴盛的寒证。症见腰脊痠痛、脚软

  • 寒痹

    病名。又名痛痹、骨痹。《灵枢·贼风》:“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,藏于血脉之中,……腠理闭而不通,其开而遇风寒,则血气凝结,与故邪相袭,则为寒痹。”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寒痹者,四肢挛痛,关节浮肿。”《症因

  • 鹅聚

    病名。出《三因方》卷十六。俗称莺翁,悬痈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阳常有余

    见《格致余论》卷一。阳,指气、火。多指精血亏损、阴不济阳所产生的内火。朱丹溪认为饮食失节,嗜酒纵欲,伤戕过度,则阳热易亢,虚火妄动,故阳常有余。

  • 驴嘴风

    病名。系下唇生疮,唇部肿起者。多油痰毒邪火上冲所致。《重楼玉钥》卷一:“驴嘴风生在下唇,逐时肿大不堪论,更加作痛如刀刺,敷药频施效自神。初起下唇生一红疮,逐时肿大,渐至下唇长出。”疼痛甚剧,或身发寒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