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瘨(diān 颠)

瘨(diān 颠)

证名。指发狂或晕倒。《素问·腹中论》:“热中消中,不可服高粱、芳草、石药,石药发瘨,芳草发狂。”详癫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锁喉痈

    病名。即锁喉毒。《重纂包氏喉证家宝》:“锁喉痈,亦曰锁喉毒。生于耳前听会穴,形如瘰疠渐攻咽喉,肿塞疼痛,妨碍饮食,渐次溃脓,软而胀痛者针之。”详锁喉毒条。

  • 王祉庭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裕庆条。

  • 阴盛

    指阴寒偏盛。阴盛则阳衰,往往出现厥逆、痰饮、水气等内寒证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阴盛则内寒。”

  • 心下悸

    证名。①自觉近膻中处悸动不适。见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《伤寒溯源集》卷一:“所谓心下悸也,盖心之下,胃脘之上,鸠尾之间,气海之中,《灵枢》谓膻中为气之海也。”多因阳气虚,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所致。

  • 四匹瓦

    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四块瓦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顼(tíng 廷)

    即头顶部。

  • 瓦参

    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土人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坏都

    都,防水之堤。指堤防败坏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溃溃乎若坏都。”

  • 水梁木

    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秋枫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热晕

    病证名。指眩晕由火热炎上所致者。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:“热晕,火热上攻,烦渴引饮,或暑月热盛,宜大黄散、荆黄汤。”参见火冲眩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