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脾气、脾阳不足所出现的证候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五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脾胃经虚实寒热证治》:“脾虚寒病,泄泻,腹满,气逆,呕吐,心烦不得卧,肠鸣,虚胀,饮食不消,劳倦,虚羸,喜噫,四肢逆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蛇床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巵言》。为酸浆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亦称络脉。指位于机体浅表的细小动、静脉和毛细血管。《灵枢·血络》:“刺血络而仆者,何也?……”张隐菴注:“血络者,外之络脉孙络,见于皮肤之间。”临床上常用作诊断和刺血治病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新蒙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攻伐,或作伤害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渴则阳气内伐,内伐则热舍于肾。”
出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菟葵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四。即独胜散第一方,见独胜散条。
即橘皮竹茹汤第二方,见橘皮竹茹汤条。
见《脉经》。即眼睑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