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木半夏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方。生石膏90克,知母45克,清半夏24克,竹茹18克。用水五盅,煎汁三盅,先温服一盅,病已愈者,停后服,若未痊愈者,二小时后再温服一盅。治伤寒、温病邪传胃腑,燥渴身热,白虎证俱,其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又名三桠苦、三叉虎、三枝枪。为芸香科植物三叉苦Euodia lepta(Spreng.)Merr.的根及叶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福建等地。苦,寒。清热解毒,祛风止痛。①治感冒高热,
【生卒】:九世纪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汴州(今河南开封)人。以医名于时,公元874~880年,曾任剑州(今四川境内)医学助教、药局奉御。他以古代有食医可治百病,将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本草经集注》、《新修本
病名。即肉疙瘩。详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温热经纬·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》:“幼儿断乳纳食,值夏月脾胃主气,易于肚膨泄泻,足心热,形体日瘦,或烦渴善食,渐成五疳积聚。当审体之强弱,病之新久,有余者疏胃清热;食入,粪色白,或不化,健脾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,东郡(今山东充州)人。精心研究《难经》,认为前代注家有失《难经》本意,于是重加注解,并自号刘难经。
经穴名。代号:RN22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玉户、天瞿。属任脉。阴维、任脉之会。位于胸骨上窝正中,当胸骨切迹上缘上0.5寸凹陷处(《素问·气府论》王冰注)。另说“在颈结喉下二寸”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、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羊胲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。字文君。清河东武城(今北京市境内)人。擅长针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