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痧气

猜你喜欢

  • 胃毒小舌

    病名。《喉科指掌》卷六:“此症因毒结胃家,发于小舌。胃脉沉而洪大者,真结毒也。”

  • 三炁(qi 气)降龙丹

    《白喉条辨》方。西洋参、生石膏、海浮石、生牡蛎、阿胶(或燕窝)、白芍药、生地黄、龟板、珍珠母、麦门冬、犀角。为末和丸,旋覆花、竹茹煎汤代水送服,服时冲入竹沥、鲜莱菔汁。治太阴燥火炽盛,白喉初起,咽燥无

  • 红尖白根舌

    舌根有白苔,舌尖淡红。为表证之候。若恶寒,身热,头痛者宜发汗解表。亦可见于太阳府证,其症头痛发热,烦渴饮水,水入即吐,小便不利,宜用化气利水之五苓散治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久持

    脉诊切按时间相对持久。如促、结、代脉、初持往往不易发现,须久持方向诊察清楚。

  • 肺善

    五善之一。声音响亮,肌肤滑泽,大便如常者为肺善(见《外科正宗》)。

  • 痞根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医经小学》。位于腰部,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.5寸处(《医学入门》)。另说在“十二椎下旁开三寸半”(《医宗金鉴》);“第十一胸椎之下两侧,相去三寸半”(《中国针灸学》)。主治痞块。艾炷

  • 五色疡

    病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古人以五行配五色,将发于眼部的木疡、火疡、土疡、金疡、水疡统称为五色疡。各详有关条。

  • 脏毒

    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四十三。①指脏中积毒所致的痢疾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之十五:“然肠风脏毒,自属滞下门。脏毒,即是脏中积毒。”②指一种内伤积久所致的粪后下血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自内伤得者曰

  • 带下黑候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即黑带。详该条。

  • 龙门

    即玉门。出《脉经》。指已婚妇女而未经产的阴道外口。参见玉门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