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①可通厉。疠气,又称疫疠之气、毒气、异气、戾气或杂气。为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厉大至,民善暴死。”古人认为它的产生及其致病流行,与久旱、酷热等反常气候有关。②疫疠。某些烈性传染病。③麻风病。《素问·风论》:“疠者,有荣气热胕,其气不清,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,皮肤疡溃。”详疠风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因方

   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条。

  • 眼帘

    见《中西汇通医经精义》卷上。即黄仁。详该条。

  • 饮食辨录

    见调疾饮食辨条。

  • 恚(huì 会)膈

    五膈之一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四。《诸病源候论·五鬲气候》:“恚膈之为病,心下苦实满,噫辄酢心,食不消,心下积结牢在胃中,大小便不利。”参见五膈条。

  • 肝郁黄疸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诊余集·黄疸》。其症“忽然呕吐,发热,遍体疼痛,热退则面目俱黄,此宜从疏肝理气,利湿健脾自愈,又不可用温热也。”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
  • 脾虚腹胀

    病证名。指脾虚运化不健所致的腹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脾虚腹胀之症,食少身倦,脾虚不运,二便清利,言语轻微,心腹时胀时退,朝宽暮急。”因脾气素虚,饮食难化,凝积肠胃所致。治宜健脾消食为主。脾气不实者,

  • 广注素问灵枢类纂

    见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条。

  • 冲气犯肾

    冲脉病误治变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冲脉病源流》:“汗之必寒起,无汗,心中大烦,骨节苦疼,目晕恶寒,食则反吐,谷不能进。下之腹胀满,卒起头晕,食则清谷不化,心下痞,皆冲气犯肾,肾受其害,且肾主五液,汗

  • ①伏藏、隐藏、制伏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必伏其所主。”②脉象之一。详伏脉条。③中药炮制法之一种。详泡条。

  • 经行发斑

    病证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经行则血虚,血虚则生内热,加于风邪客热乘虚而入,聚于阳明,此斑之所由发也。治法疏风、清热、凉血,不可辛湿之药,宜犀角连翘饮(犀角、连翘、丹皮、生地、枳壳、荆芥、白芷、前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