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产后病痉,详该条。
《医垒元戎》方。牡丹皮、枳壳(麸炒)、当归各一两,延胡索、桂皮、陈皮、炙甘草、炮三棱、炮姜、半夏(洗)、羌活各五钱,川芎二两,白术(麸炒)、木香各三分,诃子肉,芍药各二钱。为细末,每服二钱,水煎,食前
古刺法。出《灵枢·官针》。即关刺。详该条。
舌色淡紫而尖生蓓蕾。多因嗜饮感寒伤肺,厚味伤胃,热郁而气血不畅所致,宜小柴胡汤加葛花、滑石、生地之类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出《食疗本草》。为八月扎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一手伏脉。详伏脉条。
证名。见《黄帝素问宣明论方》卷十四。即目昏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郎简条。
病证名。口唇为脾所主。多由小儿乳食不足,脾胃气虚所致。症见唇色淡白,咀嚼无力,时流清涎。治以补脾为主。宜扶元散。
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指经水断绝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