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狐臭

狐臭

病名。体气之发于腋下者。出《肘后方》卷六。又名胡臭腋臭腋气。因湿热郁腠理汗孔或遗传所致。临症腋下汗液有特殊臭气。大部分患者伴有油耳朵症状。用枯矾粉或密陀僧加枯矾粉外搽;或龙眼核十二枚和胡椒五十四枚研末干扑。参见体气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暴癥

    病名。指发生较为急暴的腹部癥块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癥瘕病诸候》:“暴癥者,由腑藏虚弱,食生冷之物,藏既虚弱,不能消之,结聚成块,卒然而起,其生无渐,名曰暴癥。”常见食少无力,四肢瘦瘁,心腹胀痛,甚则腹中有

  • 腿肚

    指腓肠肌部分。

  • 龟板丸

    《妇科玉尺》卷一方。龟板(醋炙)、黄芩、白芍药、椿根白皮各一两,黄柏(蜜炙)三钱。为末,炼蜜为丸,淡醋汤送下。治素日瘦弱,阴虚火旺发热,月经过多不止者。

  • 封藏失职

    指肾贮藏精气及管理大小便的功能失调的病机。主要证候有遗精、滑精、早泄、小便失禁、夜尿频多、黎明前泄泻等。治宜固肾涩精。

  • 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选编

    民族医书。罗秉芬等编译。全书收载编号为P.T.1057号、P.T.127号、P.T.1044号和India Office56卷57号的四篇吐蕃时期藏文藏医学文献。其中两篇是医方汇编,另两篇介绍火灸疗法

  • 厥阳

    ①厥,孤绝。厥阳指阴虚阳亢,失去阴气涵敛而偏亢上逆的孤阳之气。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》:“此为有阳无阴,故称厥阳。”②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飞扬。见该条。

  • 脾肾泻

    病名。又称脾肾泄。指五更泄之因脾肾虚弱者。《丹溪心法·泄泻》:“但得日间上半夜无事,近五更,其泻复作,此病在肾。俗呼为脾肾泻。分水饮下二神丸及椒朴丸,或平胃散下小茴香丸。病久而重,其人虚甚,宜椒附汤。

  • 天髎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J15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手足少阳、阳维之会。位于背部,冈上窝内,当大椎穴与肩峰后端外缘连线之中点处;或于肩井与曲垣两穴连线的中点取穴。布有付神经,肩胛上神经分支和颈横动脉

  • 徐孟恂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徐述条。

  • 手支法

    正骨手法。适用于肩关节脱臼的整复。患者正坐,一助手立于健肩侧,双手环抱患者腋下,医者外展患臂与助手对抗牵引,待收缩的肌肉拉展,肱骨头拉至肩胛盂下时,再屈患肘成直角,医者转向患者背后,但肘部仍继续牵引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