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炮炙

炮炙

炮制。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伏热在里

    体内先有热邪潜伏,或其他邪气郁而化热,致肠胃热积。临床表现为发病时即见咽干、口臭、腹胀压痛、大便秘结、小便短赤、舌红苔黄干等内热症状。

  • 小香草

    见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为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鬲偏枯

    古病名。鬲,否鬲之意。因气血俱病,否鬲不通,而致半身不遂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胃脉沉鼓涩,胃外鼓大,心脉小坚急,皆鬲偏枯。”《类经·脉色类》:“胃气既伤,血脉又病,故上下否鬲,半身偏枯也。”

  • 热气

    七气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七气候》:“热气则说物不章,言而遑。”参见七气、九气条。

  • 表热传里

    同热邪传里。详该条。

  • 奶腥

    《幼幼新书》引杜光庭《指迷赋》儿生“百日名奶腥”。另有“四岁曰奶腥”,参见小方脉科条。

  • 滑翳内障

    病名。又名滑翳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:“瞳人内有翳如水银珠子,不辨人物,宜金针拨之。”属圆翳内障范畴。详该条。

  • 内关外格

    脉象。脉过于尺下部位,为阳气关闭于内,阴气被格拒于外,故称。《难经·三难》:“遂入尺为复,为内关外格,此阳乘之脉也。”

  • 贾思诚

    【介绍】:元末明初医生。浦江(今属浙江)人。为李濂之外弟。早年与李濂皆师事城南闻先生。早年治经学,后受医说于朱丹溪之门,治疾有奇验。如至正十二年(1352年)治张某眩晕,贾氏采用情志调节法治之,辅以药

  • 表邪

    指在表的邪气。六淫外感,病邪从口鼻或皮毛侵入,出现发热、恶寒(或恶风),头痛,或鼻塞、流涕、咳嗽等症状。参表证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