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中药炮制法之一。把药材与液体辅料同炒,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,故又称合炒。按辅料的不同,可分下述几种:①酒炙。有两法:一是先将药材与酒拌匀,再加热炒至微黄;二是先将药材炒至微黄,再把酒洒入,略炒片时。如炙制当归、川连等。②醋炙。用米醋炙如上法。如炙制香附子、三棱等。③盐炙。先将盐加水适量溶化,再与药材同炒。如炙制橘核、黄柏等。④姜炙。先将姜捣烂取汁,再与药材同炒。如姜制竹茹等。⑤蜜炙。将药材与蜂蜜拌匀,再加热同炒。如炙制甘草、枇杷叶等。⑥米泔水炙。用米泔水浸后再炒。如炙制苍术等。⑦羊脂炙。也叫酥炙。取羊脂与药材同炒。如炙制淫羊藿等。⑧童便炙。取药材与童子小便同炒,如炙制香附子等。⑨鳖血炙。先将鳖血加少量清水与药材同拌匀后,放置一时许,在锅中炒至变色即可。如鳖血炙柴胡等。⑩矾炙。先将矾加水溶化,洒入炒热的药材中,炒至干燥为度。如炙制郁金等。⑾药汁炙。取药汁与药材同炒。如甘草汁炙吴茱萸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信门

    前囟的别称。出《奇效良方》。婴幼儿气血虚弱者,则囟门虚软而不实。

  • 乳痰

    病名。乳中结核之一。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:“有乳中结核,始不作痛,继遂隐隐疼痛,或身发寒热,渐渐成脓,溃破者此名乳痰;或亦由肝经气滞而成,或由于胃经痰气郁蒸所致。用药疏肝之中必加贝母、半夏、瓜蒌等以治痰

  • 鬼疙草

    见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鹿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厥阴舌

    即红中黑纹舌。详该条。

  • 王脉

    王,通“旺”,旺盛的意思。《内经》认为“脉合四时阴阳”,在不同时令季节而出现相应的脉象为正常,《难经·七难》称之为旺脉。如冬至后第一个甲子日以后的六十天,是少阳主令的季节,“少阳之至,乍大乍少,乍短乍

  • 土续断

    出《续古今考》。为建兰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次门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关元,见该条。

  • 眦漏

    病名。多由心经热邪,蕴蓄日久,上攻内眦引起;亦有风热外侵,引起内火,内外合邪而成者。本病以脓液与粘浊泪水混合自眦角渗出为主证(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》)。治之常用疏风清热,泻火解毒等法。正虚者宜

  • 饮食内伤痢

    病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四。即积痢。详该条。

  • 痘疹心法

    书名。又名《痘疹世医心法》。12卷。明·万全撰。刊于1568年。卷1~8阐述痘症的特点,以及发热、出见、起发、成实、收质、落痂、痘后余毒等各阶段的辨证治疗;卷9疹毒;卷10妇女痘疹;卷11~12为治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