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江苏省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茜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羊耳菊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出《岭南卫生方》。为麻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百会疽。见该条。
宋代医官。原籍河南开封,后迁江西永丰。宣和年间(1119~1125)授翰林,升太子赞善。通医术,曾治愈太子及宫妃疾病,皆有效验,授太医院使,统天下郡、州、县、市、村镇之医。文天祥赞曰:“邓氏儒医两全。
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即食积咳嗽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是指发生在男女阴部的早期梅疮。见《黴疮秘录》。又名妬精疮、疳疮。由不洁性交而得。其症发于阴茎、龟头、包皮,女子大、小阴唇、阴道等处。初起患处生豆粒大硬结,不痛亦不破溃,即硬性下疳;初起似小疮,
【介绍】:东汉时期医生。曾著《太医金箴》、《四民月令》等书,均佚。
外治法之一。即将化腐药直接用于患处,以代替刀针排脓的方法。《外科理例》卷一:“使毒外泄而不内攻,恶肉易去,好肉易生也……若疮疖脓成未破于上薄皮剥起者,当用破头代针之药安其上,以膏贴之。脓出之后,用搜脓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柿蒂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