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浮刺

浮刺

古刺法名。十二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浮刺者,傍入而浮之,以治肌急而寒者也。”指治疗肌肉挛急而属于寒的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。其法斜针浅刺,故名浮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耳后疮

    病名。出《鲍氏验方新编》卷一。即锐毒,见该条。

  • 天螺蛳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蜗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脂瘕方

    《类证治裁》卷八方。皂角七钱半,川椒、细辛、矾石、五味子、干姜各五钱。为末,囊盛,大如指,长二寸,纳阴中。治脂瘕,新产交合早,胞伤,子户失禁,精血杂下如膏。

  • 银楂姜桂大黄汤

    《温热经解》方。银花炭、山楂炭、赤砂糖各三钱,大黄一钱,肉桂、炮姜各二分。水煎服。治下瘀血痢,色纯黑如漆者。

  • 韦讯

    【介绍】:见韦慈藏条。

  • 马喉痹风

    病名。即喉痹。《本草纲目》马鞭草附方:“马喉痹风,躁肿连颊,吐血数者。马鞭草一握,勿见风,截去两头,捣汁饮之良。”

  • 败血冲心

    产后三冲之一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指分娩后由于恶露,瘀血不下,或下而不畅所致。临床以神志错乱,颠狂等为主要特征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一:“败血上冲有三,或歌舞谈笑,或怒骂坐卧,甚者踰墙上屋,口咬拳打,山

  • 黑脚蕨

    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图志》。为乌脚枪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清解

    热性病治法之一。有清热解表、清热解毒、清热解暑等。详各条。

  • 侍医

    侍候帝王的医生。始设于秦代,相当于后世的御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