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治削

治削

药材的制作加工。出《金匮玉函经》。包括药材的去杂、切削等操作技术。如:①挑拣:除去非药用部分,如桑螵蛸去梗,牡丹皮去心。②颠簸:用柳条或竹制工具,上下左右振动,除去药材中的泥土、灰渣等杂质。③筛:用以区分药物大小和清除杂质,选用不同口径的竹筛、钢筛、马尾筛等。④刷:刷去药物表面的绒毛、尘土,如枇杷叶去毛。⑤刮:用金属或角质的工具,除去药物表面的非药用部分,如玉桂厚朴去粗皮。⑥捣:用石、铁或铜制的臼和杵捣碎或去皮,如白果诃子去皮,生石膏、龙齿捣碎。⑦碾:多用铁制的药碾子把药物碾成粉末。⑧镑:用特制的镑刀将药物削成薄片,如羚羊角犀角等。⑨切:是最常用的方法,分别用鈒刀和切刀把药物切碎、切片、切丝,切段、切节、切块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祁彦辅

    【介绍】:见祁宰条。

  • 青藤香

    ①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青木香之别名。②出《阳春县志》。为木防己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中脏

    中风证候类型之一。见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中风论》。即“邪入于脏”(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)。中风证情最重者。症见猝然昏迷,不能言语,唇缓不收,口角流涎等。《医宗金鉴·杂病心法要诀》:“神昏

  • 肺虚发热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。肺经气阴两虚而引起的发热。多由久病、热病后期,余热恋肺,以致肺经气阴两伤,津液被耗。其症夜热晓凉,多涎善唾,消瘦,干咳无痰,或痰少而粘,甚或声音嘶哑。治宜益肺养阴,保元

  • 时病论

    书名。8卷。清·雷丰撰于1882年。此书专论时病(指四时感受六气为病),以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中“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;春伤于风,夏生飧泄;夏伤于暑,秋必痎疟;秋伤于湿,冬生咳嗽”的理论,分述春温、风

  • 鬼箭打

    病名。指遍身筋骨疼痛不已者。《古方汇精·奇急门》:“鬼箭打,用山栀七个炒,桃头七个,面炒,共扞饼贴患上,次日取下。”亦名箭风痛。详该条。

  • 毒注

    注病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毒注候》:“毒者是鬼毒之气,因饮食入人腹内,或上至喉间,状如有物,吞吐不出,或游走身体,痛如锥刀所刺,连滞停久,故谓之毒注。”参见疰条。

  • 芪芍桂酒汤

    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,见该条。

  • 肉桂子

    见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桂丁之别名,详桂丁条。

  • 甘化

    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太阴司天为湿化,在泉为甘化。”太阴属土,主湿主甘,故司天为湿化,在泉为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