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璠(fán 凡)
【介绍】:
清代医家。字鲁珍。上海人。勤于医业,白日应诊,夜览医书,撰有《沈氏医案》等书。
【介绍】:
清代医家。字鲁珍。上海人。勤于医业,白日应诊,夜览医书,撰有《沈氏医案》等书。
见清·王子固《眼科百问》。指目疼于每日某个时辰周期性发作者。古人认为与十二经络受邪干目有关。
医案著作徐衡之、姚若琴合编。刊于1933年。本书选辑宋至清代46位医家医案,以人为纲,以证为目。案后多附前人评注,阐发医理,评其利弊,使读者易于掌握治案用意。但所附医家传略及某些治案,或有荒诞迷信之处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伸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胃中实热之邪炽盛。胃火上炎,则烦渴引饮、口臭口烂、齿痛龈肿。参见胃热条。②温热病热结胃肠,则高热便秘、腹痛,甚则出现神昏谵语、狂躁等症,治宜通腑泄热。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即寻骨风,详该条。
病证名,小儿肛门瘙痒。多因嗜食甘肥,大肠湿热积滞,日久生虫蚀于肛门所致。瘙痒以夜间尤甚并有啼哭不眠等症,见于蛲虫病等,治宜清热燥湿杀虫止痒。用四味肥儿丸加蚕砂、鹤虱、白藓皮之类。亦可用苦楝皮、使君子、
七气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七气候》:“寒气,则呕吐恶心。”参见七气、九气条。
针灸著作。又名《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,简称《铜人经》或《铜人》。3卷。宋·王惟一撰。原书在1027年由宋医官院木板刊行,并刻于四壁石碑上,同时补入《穴腧都数》1卷。书名“铜人”,系在编此书的同时,由
病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三。又名胞痹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钱瑛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