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氏女科辑要笺正
参见女科辑要条。
参见女科辑要条。
①亢盛的邪气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邪气盛则实。”②五邪之一。某脏因子病及母而发病,即从子脏传来的邪气。见《难经·五十难》。
劳复证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温病劳复候》:“谓病新瘥,津液未复,血气尚虚,因劳动早,更生于热,热气还入经络,复成病也。”参见劳复、气虚劳复、阴虚劳复条。
见清·王实颖《广嗣五种备要》。即产后厥。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小儿胎疝,卵偏重者,灸囊后缝十字文当上三壮。”《奇效良方》列作奇穴,名囊底穴。位于男性阴囊后十字纹中。主治肾脏风疮,小肠疝气,偏坠,阴囊湿痒,睾丸炎等。艾炷灸3~5壮;或
见《妇科玉尺》卷五。即香附散第一方,见香附散条。
《疫痧草》方。大黄、黄连、犀角、石膏、知母、玄参、生地黄、青黛。水煎服。治烂喉痧,痧点虽透而喉烂极盛,目赤便闭,神烦舌绛,脉象弦数,疫火盛者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八。五疳之一。详五疳条。
即舌疮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呕吐因风冷入胃所致者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风气呕吐之症,偶遇风冷,即发呕吐,头额疼痛,面赤面热。”脉多见浮。治以散风为主。宜用防葛平胃散、防葛二陈汤等方。
【介绍】:清初浙江吴兴人。字石匏。少业儒,后旁究百家之学,知医药。尝读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,叹其精博完备,乃效法李氏,采英撷备,补辑经史稗官所载,附以己见,著《本草洞诠》二十卷(1661年),载药8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