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水胡豆

猜你喜欢

  • 目中红筋附睛

    病证名。清·王子固《眼科百问》:“此心火乘于肝木,俗作谓攀睛是也。”详胬肉攀睛条。

  • 经行腹痛

    病名。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一。是指经行时出现下腹部及腰部疼痛,经净后即缓解痛止。详痛经条。

  • 胸堂

    ①指膻中穴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上气厥逆,灸胸堂百壮。穴在两乳间。”②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位于两乳之间,胸骨之两侧缘。主治咳嗽,喘息,噎膈,咯血,心悸,怔忡,乳少乳痛等。艾炷灸3~

  • 郑汝炜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明甫。祖籍安徽,迁居到江苏武进。精于医术,尤其长于用药,曾任太医院医官。后来隐居民间,行医六十年,治病效果较好。著有《外科宗要》,已佚。

  • 太渊

    经穴名,代号LU9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大泉、太泉、鬼心。属手太阴肺经。俞(土)、原穴。八会穴之脉会。位于掌后腕横纹桡侧端,当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。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,及桡

  • 孔子大圣知枕中方

    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四方。又名孔子枕中散、孔圣枕中丹、枕中方。龟板、龙骨、远志、菖蒲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一方寸匕,水或酒送下。功能补心肾。治心悸不安,失眠健忘。

  • 七叶藤

    见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。为七叶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敷地两耳草

    见《广西野生资源植物》。为黄毛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舌苔

    也称舌垢。指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。观察舌苔的变化,有助于了解病邪的性质和浅深、津液的存亡,是舌诊重要内容之一。正常舌面上均有白色薄苔,由胃气所生。病理的舌苔,则因病邪外侵或内有停痰食积所致。诊察舌苔,主

  • 钓藤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钩藤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