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气虚喘

气虚喘
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汇补》卷五。又名气虚喘逆。指肺气或元气不足所致的气喘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气虚喘逆之因,或本元素虚,或大病后、大劳后,失于调养,或过服克削,元气大伤,则气虚喘逆之症作矣。”症见身倦懒怯,言语轻微,久久渐见气不接续,喝喝喘急等。《景岳全书》卷十九:“气虚之喘十居七八,但察其外无风邪,内无实热而喘者,即皆虚喘之证。若脾肺气虚者,不过在中上二焦,化源未亏,其病犹浅,若肝肾气虚,则病出下焦本末俱病,其病则深。”《医学纲目·喘》:“若久病气虚而发喘者,宜阿胶人参五味补之。”如脾肺气虚,上焦微热微渴而作喘者,宜生脉散,如气虚而无热者,用独参汤;若火燥肺金,上焦热甚,烦渴多汗,宜人参白虎汤。又如人参平肺散参橘煎四君子汤参冬饮理中汤等均可随证选用。参见虚喘、真元耗损喘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泥丸

    气功意守部位名称。①道家称上丹田为泥丸,即两眉之心。②医家称百会为泥丸(泥丸宫)。又,泥丸即囟门(囟会)。《黄庭内景经》:“脑神精根字泥丸。”

  • 正元饮

    《丹溪心法》卷四方。炒红豆、炮姜各三钱,人参、炙甘草、白术、茯苓各二两,肉桂、炮川乌各五钱,炮附子、川芎、山药(姜汁炒)、乌药、葛根各一两,陈皮二钱,炙黄芪一两五钱。为粗末,每服三钱,加生姜三片、大枣

  • 三焦惊

    脏腑惊证之一。详该条。

  • 郭桂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字时芳。兰溪(今浙江兰溪)人。医术高明,负有盛誉。

  • 手丫疔

    病名。出《治疗大全》。即手丫发。见该条。

  • 胎前痰气多

    病名。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:“妇人胎前痰气多者,此症因三焦火盛,故痰气盛,宜用竹沥汤,火降则痰消矣。”(竹沥水冲服之)

  • 口寸

    同身寸之一。以患者本人两口角间宽度为1寸量取穴位,故名。《肘后备急方》救卒客忤死方:“又方,以绳横度其人口,以度其脐,去四面各一处,灸各三壮。”又《千金要方》:“风眩……灸法,以绳横度口至两边,既得口

  • 补脾摄血

    同补气摄血。是治疗脾不统血,气不摄血所致的出血证候的方法。如月经先期,血量较多,色淡质稀,脉虚弱无力;下血紫暗,或先便后血、脘腹隐痛、面色白,脉细弱;反复皮下出血,神疲乏力,头眩心悸,脉虚细弱;溃疡病

  • 李西垣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炳条。

  • 鬲痰风厥头痛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风痰相结而引起的顽固性头痛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:“鬲痰者,谓痰水结聚于胸鬲之上,又犯大寒,使阳气不行,令痰水结聚不散,而阴气上逆,上与风痰相结,上冲于头,即令头痛,或数岁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