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毒注

毒注

注病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毒注候》:“毒者是鬼毒之气,因饮食入人腹内,或上至喉间,状如有物,吞吐不出,或游走身体,痛如锥刀所刺,连滞停久,故谓之毒注。”参见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素天

    天象之一。指白色的云气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素天之气,经于亢、氐、昴、毕。”谓白色的云气横亘于亢、氐二宿和昴、毕二宿之间。

  • 云雾草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松萝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艾卷灸

    即艾条灸,见该条。

  • 烧存性

    中药炮制法之一。把植物药烧至外部枯黑,里面焦黄为度,使药物一部分炭化,另一部分还能尝出原有的气味,即存性。烧存性是直接用火烧焦,另有炒存性是用间接的火炒焦,两者操作上有所不同。

  • 竖鹅

    病名。见《疡科选粹》卷三。即乳蛾。详横鹅条。

  • ①(dān)。热邪、热气盛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瘅成为消中。”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瘅热焦渴。”②(dǎn)。通疸。黄疽病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肝传之脾,病名曰脾风,发瘅,腹中热,烦心,出黄。”

  • 针灸要旨

    见针灸素难要旨条。

  • 中关

    诊察小儿指纹的部位。见《奇效良方》。即气关。详该条。

  • 胡麻子

    出《博济方》。为亚麻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惊风伞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追风伞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