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橹罟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妊娠腹痛。《资生集》引薛立斋:“妊娠腹中不时作痛,或小腹重坠,名胎痛,用内补丸。”
出《脉经》。即胎漏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羊屎条根之别名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其晋条。
指五脏气逆而为病的症候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五气所病:心为噫;肺为咳;肝为语;脾为吞;肾为欠为嚏;胃为气逆、为哕、为恐;大肠、小肠为泄;下焦溢为水;膀胱不利为癃,不约为遗溺;胆为怒,是谓五病。”张
【生卒】:六世纪【介绍】:隋代医家。籍贯不详。《南史·王僧孺传》记述他曾任太医侍郎,较早注解《素问》,原书已佚,部分内容保存在《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》的注文中,对研究《素问》有相当参考价值。此外还著有
指医学学府或医学园地。因医界有杏林之美称,故称培养造就医学人才或传播医学学术知识的地方为杏苑。
刺法。指以针尖方向与经脉之间的逆(迎)、顺(随)关系来分别补泻的方法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泻者迎之,补者随之,知迎知随,气可令和。”较原则的提出了泻法为迎、补法为随的见解。后世医家据此加以发挥,认为迎随
病名。系指舌肿而色白。《喉科秘钥》卷下:“此症因风寒积内,六脉弦紧,舌肿硬痛。用六味汤加细辛三分、苏叶一钱半、白芷一钱、当归一钱半、川芎、葛根各一钱,如有白苔黑点而滑者,用淡附子、干姜各五分煎服。外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