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李中梓

李中梓

【生卒】:1588~1655

【介绍】:

明末医家。字士材,号念莪,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)人。曾祖李府(字一乐)为地方武官,因抗击倭寇入侵而牺牲,父李尚袞(字补之)中进士,曾在兵部任职。他年轻时,博览群书,曾考科举,后因多病及儿子被庸医治死而究心医术,钻研古典及名家著述,用于临证,常有奇效,求治者很多。士材对《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等古医籍,以及宋元名家之说研读较深,受张元素刘完素李杲朱震亨薛己张景岳等之说影响,并常与王肯堂、施笠泽、秦昌遇等名医交往而相互切磋琢磨。他的撰述较多,行于世的有《内经知要》、《士材三书》、《医宗必读》、《雷公炮炙药性解》、《伤寒括要》、《颐生微论》等书;由于主张采用各家之长,立论审慎而平正,常能由博返约、提要钩元,故流传很广。在医理上,他主张肾脾并重,强调结合临证实际而施治,并注重扶正。但由于过于强调重视阳气,以及主张古今元气之厚薄不同,在立论上或失之于片面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眼皮

    眼解剖部位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即眼睑。详该条。

  • 药补不如食补

    食疗养生谚语。食物与药物一样,都有治病疗疾的作用,但前者气味纯正、毒副作用甚少,对人体以滋养作用见长,宜于养生;后者气味偏颇,毒副作用大,以攻邪作用为主,擅于治病。以补益的角度看,食补优于药补。在调养

  • 癥瘕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金匮要略·疟病脉证并治》。指腹腔内结聚成块的一类疾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癥瘕病诸候》:“其病不动者,直名为癥。若病虽有结癥而可推移者,名为癥瘕。”后世一般以坚硬不移,痛有定处的为癥;聚散无常,

  • 膏摩

    外治法之一。出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》。用药膏涂擦体表的一定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,具有按摩和药物的综合作用。例如治疗关节痛或皮肤癣病,用祛风药或抑制霉菌药加酒调成稠厚的膏,用布蘸膏摩擦局部。在武

  • 阴盛阳虚脉

    脉象。轻按浮取,细而小,重按沉取实大。《难经·六难》:“浮之损小,沉之实大,故曰阴盛阳虚。”

  • 蛇足草

    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千层塔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医法心传

    医论著作。清·程芝田撰。刊于1885年。全书共有医论12篇,包括五行、伤寒、温疫、痢疾、痘科及损伤等病证辨治要旨,强调“医宜通变”,随证处方,但又认为诸家之方总不出古方范围。

  • 小儿瘥后劳复

    病证名。指小儿大病瘥后因劳倦而复发,见《婴童百问》。如劳复而寒热往来,胸胁满痛,呕吐烦渴者,宜小柴胡汤和解表里。

  • 诸阳之会

    指头面部。人体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面;十二经脉中,手三阳的经脉从手走向头部,足三阳的经脉是从头走向足部,手足三阳经皆会聚于头面,故称诸阳之会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诸阳之会,皆在于面。”

  • 横梁疝

    病名。清·鲍相璈《验方新编》卷六:“小腹有块直冲心胸,叫号疼痛、止觉筋硬,此名横梁疝……妇女患此最多。”治法:补骨脂一斤,黑芝麻二两,拌炒筛去芝麻,将补骨脂研细末,以酒为丸,每服三钱,开水送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