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亦丹
【介绍】:
见朱颜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朱颜条。
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四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石决明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卷二十八。系指喉痹之因于阴虚者。若因肾阴亏损者,症见咽干少津,咽喉微痛而渴欲饮水不解,至夜尤甚,或耳鸣盗汗,腰膝酸软,牙龈出血,尺脉无力等。故张景岳云:“阴虚喉痹,其证亦内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五方。吴茱萸一升,生姜一升半,犀角、升麻、陈皮各二两,乌梅十四枚。为粗末,水煎,分二次服。治忽中水毒,手足指冷,或至肘膝者。
裘庆元辑。刊于1916年。四集,11种。包括《研经言》(清·莫枚士撰)、《周氏易简方集验方》(清·周璟辑)、《周氏集验方续编》(清·周璟撰)、《罗谦甫治验案》、《吴鞠通先生医案》、《惜分阴轩医案》(周
①心的苗窍,即舌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心主舌,……在窍为舌。”详舌条。②指心神之窍。心藏神,古人认为心窍通利则神志清爽,心窍为邪闭阻则神昏癫狂,故有痰迷心窍之说。”
病证名。①悲极气噎,哭不成声音,称失声。②禁不住发出了声音,脱口而出者,也称失声。③即失音,例如《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》卷十:“有声音不出之人,服冷剂愈失声。”参见瘖、喉瘖等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中府,见该条。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为藜芦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即狗尾草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