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绣球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仙人杖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即葱实,详该条。
即按摩。详该条。
即出针的俗称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史典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幼科心法要诀》卷五十一方。柴胡、薄荷、麦门冬、栀子、黄连、龙胆草、茯神、钩藤、甘草、木通、灯心、竹叶。水煎,调朱砂末服。治小儿急惊,壮热烦急,面红唇赤,痰壅气促,牙关紧急,二便秘涩,脉洪数
病证名。指呕吐因风冷入胃所致者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风气呕吐之症,偶遇风冷,即发呕吐,头额疼痛,面赤面热。”脉多见浮。治以散风为主。宜用防葛平胃散、防葛二陈汤等方。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5卷,作者陶氏(阙名),已佚。
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三方。犀角。用竹沥二合磨浓汁,量儿大小,分减服之,日三至四次。治小儿心热,惊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