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脉名称之一。包括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。与太阳经互为表里。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》:“太阴之后,名曰少阴。”本经多气少血。因位于太阴与厥阴之间,起着转输内外的枢纽作用,故有“少阴为枢”之说。参见手少阴心
病名。指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发的病证。《时病论》:“是证多发于夏秋之间,良由天暑下逼,地湿上腾,暑湿交蒸,更兼秽浊之气,交混于内,人受之,由口鼻而入,直犯募原。初起头痛而胀,胸脘痞闷,肤热有汗,频欲恶心
见世补斋医书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。即沉翳。详沉翳、沉翳内障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为亚麻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研子条。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杀,肃杀、收束;藏,封蛰、潜藏。阳气肃杀收束,阴气封蛰潜藏。即秋收冬藏的同义词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,即山柰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肉痿。《医宗必读·痿》:“脾痿者,肉痿也。”详肉痿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脊中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