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骨筋缩短的证候。《扁鹊心书》:“由于肾气虚惫,肾主骨,肾水既涸,则诸骨皆枯,渐至缩短。”治宜养阴滋肾,填精益髓。用补肾地黄丸加紫河车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冬瓜皮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冲阳,见该条。
①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大肺筋草之别名。②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为血盆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即阳气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厥气上逆,寒气积于胸中而不写,不写则温气去。”详阳气条。
即针刺麻醉。见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医学正传》。即大敦,见该条。
现代针灸术语。指接受针、灸等刺激的穴点。有严格的定位条件。它与刺激区的区别在于刺激点是点而不是面。或作穴位的别称。
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。即坠睛。详该条。
见《医贯》卷四。即外眦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