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急惊风

急惊风

病证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惊风的一种证型。急惊风形成的因素很多,有因偶然受外界的各种强烈刺激引起;有因心肝火盛,外感寒郁闭,不得宣泄所形成;也有由于饮食不节,脾胃停痰,郁而化热,以致痰热相蒸,窍道不通,发为抽搐。临床以发病急聚,且具有惊、风、痰、热四证为特征。明·丁凤《医方集宜》描述其典型症状及其形成机制为“急惊之症,其发猛恶,忽然牙关紧急,壮热涎潮,窜视反张,抽搦摇头,口中热气颊赤唇红,纹青脉数,小便涩黄,盖因内有积热,外受风寒,心受热而积惊,肝生风而发搐,以致痰涎壅塞,口噤无知……。”故心肝蓄热,脾肺停痰,风热壅闭,窍道不通为本证的主要病机。急惊发作,须急用重掐手法,掐人中印堂合谷涌泉,亦可针刺人中、合谷、内关牙关紧闭加承浆下关中冲,以三棱针速刺出血。同时用嚏惊散(生半夏皂角),吹鼻取嚏,并用开关散(蜈蚣僵蚕南星麝香、皂角)调以姜汁,或乌梅擦牙开关。随即灌服苏合香丸至宝丹,以助开窍醒神。再按惊、风、痰、热四证,以镇痉熄风,涤痰泄火为治,急则治标。但在痰火稍降,就应调其气血,否则每因过用寒凉,易成慢惊等证。临床上当抽搐缓解,则应用琥珀抱龙丸治之,以清热镇惊,并益气和中。若脾虚生痰者,则用清心涤痰汤(《医宗金鉴》:竹茹橘皮、半夏、茯苓枳实甘草、麦冬、枣仁人参菖蒲、南星、黄连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食疟

    病名。疟疾之一。又称胃疟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疟叙论》:“病者寒热,善饥而不能食,食已支满,腹急痛,病以日作,名曰胃疟。六腑无疟,惟胃有者,盖饮食饥饱所伤胃气而成,世谓之食疟,或因诸疟饮食不节,变为此

  • 天牖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J16。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位于颈部外侧,颞骨乳突后下方,胸锁乳突肌后缘近发际处;或于天容穴与天柱穴连线之中点处取穴。另说“完骨下,发际上一寸”(《千金要方》);“风池上

  • 追蚀疮疽肿法

    外科外治法之一。见《外科精义》卷上。系腐蚀疮疡恶肉的一种方法。能使疮疡毒气外泄,恶肉易去。用法:将腐蚀药物直接撒于患处。常用方剂有白降丹、红升丹、五五丹等。适用于痈疽脓成未溃,或溃而疮口小;或痔疮、瘰

  • 古愚山房方书三种

    丛书名。清·海阳竹林人辑。刊于1801年。内容为《解毒编》、《汇集经验方》、《怪疾奇方》。

  • 参芪丸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五方。生黄芪、苦参(酒炒)、苍术(米泔炒)各一斤。为细末水泛为丸,绿豆大,每服三钱,白开水送下。治疥疮脓窠。

  • 胸发

    病名。出《仙传外科集验方》。即井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经来小腹痛有块

    病证名。曾鼎《妇科指归》:“经来小腹有块,痛不可忍,不思饮食,面色青黄。宜服元胡散(延胡索、制香附、百草霜,重者再加血余炭,共为细末,用益母膏和匀,砂糖为丸)。”参见血瘀痛经条。

  • 白淡透明舌

    舌苔淡白而透明,似苔非苔的舌象。多属虚寒之证,因年老胃气不足,或久服汤药,胃气伤损所致,宜补中益气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疡科纲要

    书名。1卷。张寿颐撰于1917年。卷上总论外疡的辨证、辨脉及治疡各类方药;卷下为治疡验方、止血方及五官科病症验方,文字简要实用。解放后有排印本。

  • 玉机真脏论篇

    《素问》篇名。玉机,含有珍重之意;真脏,指真脏脉。本文重视对真脏脉的论述,故名。内容包括五脏脉息与四时的变化,脉的胃气,疾病的传变,五脏的虚实等。其中尤以论脉为重点,指出脉息的变化,取决于胃气,有胃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