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五册。即守中丸第一方,见守中丸条。
出《斗门方》。为苦楝皮之简称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刘全备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大青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滑胎。详该条。
指牙龈出血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:“手阳明、足太阳(应作阳明)之脉,并入于齿。小儿风气,入其经脉,与血气相搏,血气虚热,即齿根血出。”临床有虚实之分,虚热宜滋阴降火,用知柏地黄汤;实热宜清热降火,用
痰证之一。因痰饮留于四肢、膈上或胁下所致。见《赤水玄珠》卷六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七:“饮痰,停于膈上,一臂不遂,时复转移一臂,蓄于胁下,胁痛干呕,往来寒热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四:“饮痰成呕吐,胁痛,四肢不举
即心气虚。详该条。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:“心气不足,邪气入中,则胸满而短气。”
病名。见《医方考》卷一。即大头瘟。详该条。
五代时官名。五代时无医疗机构的设置,仅设此职以掌管医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