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即白术汤第一方,见白术汤条。
证名。指先躁后烦的证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《伤寒明理论》卷二:“所谓躁烦者,谓先发躁,而迤逦复烦者也。”有谓内热曰烦,外热曰躁;烦属阳,躁属阴;内热为有根之火,外热为无根之火者。故但躁不烦,及先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小飞扬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。为卡密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中梓条。
①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七星剑之别名。②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土香薷。各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六。即客忤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宋道方条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小儿齁喘之发于乳哺期者。其症气喘促而连续,不能以息,久延不已。多因伤乳而得。伴有痰涎壅盛,喘息有声。先用山楂、神曲、麦芽煎汤服,以消乳食;次用越婢加半夏汤,以定其喘。奶哮遇气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