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救驾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缬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缬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经行之前,出现下腹部疼痛,经行后即愈。多因气滞、血瘀、寒湿凝滞等所致。《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》:“经水将来,而脐腹绞痛,此血涩不行,以作痛也。宜服通经汤(四物汤加川楝子、小茴香、槟榔、延胡索、
十问之一。了解病人出汗情况,可辨别病的邪正虚实、表里阴阳。外感病,恶寒、发热、无汗为表实;发热、恶风、自汗为表虚;热不因汗减,为邪已入里,或为暑热、湿温等证。内伤病,不热而汗自出的为自汗,多属阳虚;睡
病证名。污血即瘀血。指瘀血凝滞胁下所致的胁痛。《金匮翼》卷六:“污血胁痛者,凡跌扑损伤,污血必归胁下故也。其症昼轻夜重,或午后发热,脉短涩或搏,其人喘逆。”《赤水玄珠》卷五:“跌蹼损伤,瘀血停积胁内,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光慈菇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飞廉之别名,详该条。
3卷。清·陆画邨辑。刊于1786年。本书属于民间验方汇编,内容按疾病分类,书中并收载了《孙真人海上方》等书的方药。
指头目昏花,胸中烦闷的症象。《尚书·说命》:“若药弗瞑眩,厥疾弗瘳。”孔颖达疏:“瞑眩者,令人愤闷之意也。”
脉学著作。2卷。清·王道纯在宋·崔嘉彦《脉诀》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注释。原附于《本草品汇精要》之后。上卷以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、《脉经》等古典医籍,参合王氏个人见解以另分子目的方式诠释崔氏《
观察脐部的诊断方法。《台州原文》:“脐通五脏,真神往来之门也,故曰神阙。”凡脐以深大而坚固,左右上下推之不动,轮廓约束者,为真神安全。按之有力为真气充足;按之无力为脏气虚衰。外观应注意有无脐肿、脐湿、
见《闽南民间草药》。为野烟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